男,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主要从事液晶、生物膜理论、DNA生物大分子弹性性质及蛋白质折叠、显示理论等研究
1999年3月在World Scientific出版英文专著Geometric Methods in the Elastic Theory of Membranes in Liquid Crystal Phases,受到国际读者的好评,《日本物理学会志》2000年4月刊有东京药科大学森河良太教授的书评,认为这是一本研究生和科研人员难得的教科书,也被WorldScientific公司列为2000年凝聚态物理的重点发行书之一。2000年6月,他与合作者写的《从肥皂泡到生物膜》的科普书被选为我国近20年出版的一百本最优秀的科普书之一。在国际上第一次把DNA双螺旋的碱基对的相互作用引入DNA的弹性模型,并运用高分子统计物理近代方法----路径积分与格林函数,推导DNA在外力(外力矩)作用下的格林函数遵守的薛定格方程,所得到DNA单分子外力/伸展曲线与Science及Nature发表的实验曲线十分相符.这组工作发表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界的国际一流杂志:Phys.Rev.Lett.82(1999)4560; J.Chem.Phys. 110(1999)1247; Biophys.J.78(2000)1979等,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物理系与微生物系的联合小组(Lindsay与Harrington)寄来p53肿瘤抑制蛋白所识别的序列(Wafl)DNA(126bp)组成微环的125组构形数据包与欧阳钟灿的研究团队开展“远程”的理论与实验结合的合作研究.他们的计算得到美方的高度评价,并由对方提交高级的生物杂志发表。
2000年7月德国马普学会新成立的“国际生物模拟系统研究生院”的负责人,马普胶体—界面研究所所长(理论部)Lipowsky教授写信邀请欧阳钟灿的研究团队作为该院的国际合作交流单位。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一等奖等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