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年生,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理学博士。曾先后在比利时新鲁汶大学、美国西北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美国里海大学进行博士后及短期访问教授的工作。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主任、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2003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 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 年当选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光谱表征方面的研究。先后进行甲烷活化,烯烃环氧化的绿色催化研究,绿色催化研究,燃料超深度脱硫,固体表面和纳米孔中多相手性催化研究,以及催化材料合成的紫外拉曼光谱表征研究等。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太阳能光催化制氢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研究。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正式论文 40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 余件。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和大会特邀报告60 余次,已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70 余名。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发明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等。2005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因在催化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2004 年荣获国际催化奖。国际催化奖是国际催化领域的最高荣誉(每四年一次,每次奖励一人)。任国内“催化学报”、“燃料化学学报”、“高等化学学报”等多种刊物的编委和副主编,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湖南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和荣誉教授。法国巴黎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外聘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先后任Journal of Catalysis等十余个国际刊物编委、2010年出任 ChemComm副主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