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邦角,男,1962年生,浙江省平阳县人,1993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核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核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原子核物理评论》,《物理》和《现代物理知识》编委。
1996-1997年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访问一年。1999年-2000年担任东京大学客座教授。
长期从事本科物理学教学工作,为全国高校《电磁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2006年被评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学名师,2007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8年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课程讲座教授,2008年教学成果获安徽省特等奖。2015年获宝钢全国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
长期从事核物理与核技术应用的研究,涉及粒子物理、中子物理、探测技术和正电子物理等领域。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在核物理领域,曾建立了一套测量(n,x)核反应双微分截面的多路望远镜系统,测量了一批聚变堆结构材料的中子核数据,其研究成果全部被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美国能源部(DOE)收录,该项成果荣获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作者)。在中子溅射研究中,首次实验上获得了(n,2n), (n,p), (n,a)和(n,np)核反应的快中子溅射的系统性规律。在正电子物理领域,建立了慢正电子谱仪、脉冲慢正电子谱仪、数字化的双多普勒谱仪和数字化正电子寿命谱仪等,在缪子科学领域,正在研制我国首台MuSR谱仪,致力于用粒子束表征材料的微结构。已在SCI刊物上发表180多篇论文,引用超过1800次。
个人主页:http://staff.ustc.edu.cn/~bj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