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信息库
孙明月
性 别 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研究员 专家类别 博士生导师
部 门 先进钢铁材料研究部/专项任务处
通讯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专项任务处
邮政编码 110016 电子邮件 mysun@imr.ac.cn
电 话 +86-24-83970108 传 真 +86-24-83970097
简历:

  1999.09—2003.07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工程专业学习

  2003.09—2009.0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学习

  2009.07—2011.09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加工模拟研究部,助理研究员

  2011.09—2014.09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加工模拟研究部,副研究员、主任助理

  2014.09—2018.1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加工模拟研究部,研究员、副主任

  2013.02—2018.1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加工模拟研究部,副主任

  2018.1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先进钢铁研究部,研究员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特殊钢与大锻件先进控形控性技术。

  1) 金属构筑成形技术

  2) 特殊钢铸锻一体化技术

  3) 大锻件先进控形控性技术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支撑企业开发出重达426吨、长达25米的90机系列船用曲轴,以及直径5米,重200吨的核电压力容器,成功实现国产化,解决了若干重大装备材料与制造的“卡脖子”问题。近年来发明了金属构筑成形技术,在香山科学会议上被院士专家评价为变革性创新,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组织了四代核电机组用直径15级、重150吨无焊缝奥氏体不锈钢环形锻件的研制,创世界之最,成果入选“壮丽70年发展成就巡礼”、中科院建院70周年成果展、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亮点工作。

  当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核电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中科院创新交叉团队项目等各类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 

  1)金属构筑成形技术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基于新型增材制造理念,突破传统材料制备“以大制大”思想局限,开发金属构筑成形技术,开展相关计算、实验与工程化研究。表征不同金属材料的表面氧化物结构,研究大变形条件下界面处氧化物物理破碎行为,以及氧化物在高温高真空下失稳分解行为,揭示界面区域的晶体学演化和组织均匀化规律。开发重大装备核心大构件构筑成形技术,解决大锻件和特殊钢的宏观偏析和均质化难题。 

  2)特殊钢铸锻一体化技术 

  在国家基金委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的支持下,利用铸锭凝固过程中表层处于固态而芯部仍处于两相区的自然条件,通过大应变破碎树枝晶获得球状晶,利用芯部半固态材料的触变特性实现孔洞补缩并减少偏析。探索金属在超高温形变过程中的溶质传输、缺陷和组织演化行为,揭示高压下强制补缩、偏析减轻和组织细化机制,拓展金属在固液两相区与固相区协同大变形的新学科方向,开发短流程铸锻一体化成形技术并在企业应用。

 

  3)大锻件先进控形控性技术 

  在国家核电重大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面向能源电力、海洋工程、国防军工领域的需求,开展大锻件多步骤、全流程模拟仿真计算,开发复杂型面锻件的近终形成形技术,提高材料利用率和产品合格率;开展热加工过程材料的组织演化研究,通过协同控制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变形量等关键参数,优化锻件组织,提升综合力学性能。


社会任职:

  智能采矿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亚太材料科学院,Associate Academician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大锻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极端制造分会,委员 

  中国科协航发产学研联合体,副秘书长 

获奖及荣誉:

  1)2022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2)2021年6月,获第22届中国专利金奖(金属构筑成形技术)

  3) 2020年8月,获2020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之技术科学奖(大锻件均质化构筑成形技术)

  4)2020年12月,获沈阳市市长特别奖

  5)2019年8月,获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

  6)2018年12月,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7)2018年12月,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高纯净超厚尺度均质钢制备技术与应用)

  8)2015年5月,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9)2014年2月,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低速柴油机曲轴)

  10)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合金钢锭及铸锻件缺陷与组织性能控制)

  11) 2012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12)2011年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机曲轴)

  13) 2010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奖),主要完成人。

  14)2020年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2017年入选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代表论著:

1.Jianqiang Wang, Sheng Liu, Bin Xu, Mingyue Sun, Xiang Liu, Dianzhong Li, and Yiyi Li, Microstructural stability of a 9Cr 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 alloy under thermal aging at high temperatur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3. 932: p. 167691. 通讯作者

2.Haiyang Jiang, Fuqing Jiang, Bijun Xie, Bing Wang, Bin Xu, Xu Hu, Liang Xu, Zhangxun He, Hao Zhang, Yuxi Wu, and Mingyue Sun, Effects of the cooling rat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near-α Ti-6Al-3Zr-2Nb-Mo alloy.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2023: p. 112529. 通讯作者

3.Honglin Zhang, Guangqian Zhang, Haichong Zhou, Zhaohui Liu, Bin Xu, Luhan Hao, Mingyue Sun, and Dianzhong Li, Influence of cooling rate during cryogenic treatment on the hierarchical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54 secondary hardening steel.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22. 851: p. 143659. 通讯作者

4.Ruzong Zhai, Honglin Zhang, Sheng Liu, Mingyue Sun, Shaolong Sheng, and Bin Xu, Influence of carbon content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cryogenic tensile properties of N50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after aging treatment.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22. 571: p. 154023. 通讯作者

5.Bijun Xie, Zhenxiang Yu, Haiyang Jiang, Bin Xu, Chunyang Wang, Jianyang Zhang, Mingyue Sun, Dianzhong Li, and Yiyi Li, Effects of surface roughness on interfacial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6Al-3Nb-2Zr-1Mo alloy joints produced by hot-compression bondi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22. 96(01): p. 199-211. 通讯作者

6.Sheng Liu, Jianqiang Wang, Jianyang Zhang, Mingyue Sun, Bin Xu, and Dianzhong Li, The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behavior of IN718 alloy in vacuum. Corrosion Science, 2022. 200: p. 110216. 通讯作者

7.Honglin Zhang, Mingyue Sun, Yuxuan Liu, Dongping Ma, Bin Xu, Mingxin Huang, Dianzhong Li, and Yiyi Li, Ultrafine-grained dual-phase maraging steel with high strength and excellent cryogenic toughness. Acta Materialia, 2021. 211: p. 116878. 通讯作者

8.M. Y. Sun, B. Xu, B. J. Xie, D. Z. Li, and Y. Y. Li, Leading manufacture of the large-scale weldless stainless steel forging ring: Innovative approach by the multilayer hot-compression bonding technology.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21. 71: p. 84-86. 一作/通讯作者

9.任少飞, 张健杨, 张新房, 孙明月, 徐斌, 崔传勇, 新型Ni-Co基高温合金塑性变形连接中界面组织演化及愈合机制. 金属学报, 2022. 58(02): p. 129-140. 通讯作者

10.孙明月, 徐斌, 谢碧君, 张健杨, 赵龙哲, 李殿中, and 李依依, 大锻件均质化构筑成形研究进展, 科学通报. 2020. p. 1-15. 一作/通讯作者

学术活动:

  1) 2023.5.27,第十八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金属构筑成形技术在若干重点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大会报告 

  2)2023.5.30,中国工程院苏州材料科学前沿工程科技论坛,超大尺寸合金的均质化构筑成形机理与应用研究进展,特邀报告 

  3) 2022.5.21,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青材讲堂”,国之重器,构筑成形,大会报告 

  4) 2022.11.16,宝钢年会,大尺寸均质合金的跨尺度构筑,特邀报告

  5) 2022.9.18,中国自由锻技术交流大会,特种合金大锻件构筑成形研究进展,大会报告

  6) 2021.6.30,中国冶金材料青年人才大讲坛2021,金属构筑成形技术在海洋装备上研究进展,大会报告

  7) 2021.3.13,央视综合《开讲啦》

  8) 2020.9.6,格致论道《探索者·中国科技的创新之光》

  9) 2021.6.12,20th International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Congress, Invited speaker, Istanbul, TUR

  10)2020.7.16,ASME ICONE-28 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nel,Invited speaker, US

  

代表性授权发明专利 

  1) 孙明月等人,Constructing and forging method for preparinghomogenized forged pieces 欧洲专利 3275585 

  2) 孙明月等人,Constructing and forging method for preparinghomogenized forged pieces 美国专利10413964 

  3) 孙明月等人,均质化锻造品を制造する构筑成形方法 日本专利 6515376 

  4) 孙明月等人,同质金属构筑成形方法 发明专利 ZL201511026272.X 

  5) 孙明月等人,异质金属构筑成形方法 发明专利 ZL201511027403.6 

  6) 孙明月等人,金属构筑成形制造系统及清洗单元 发明专利 ZL201610083195.X 

  7) 孙明月等人,一种软芯锻造用加热与运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专利 ZL201710854362.0 

  8) 孙明月等人,一种控制IN718高温合金均匀析出δ相的热处理方法 发明专利 ZL201810126648.1 

  9) 孙明月等人,一种适用于大截面部件的改进型9Ni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ZL201710084171.0 

  10)孙明月等人,一种高温合金GH984G18热加工工艺的制定方法 发明专利 ZL201511025177.8 

媒体报道

  《央视开讲啦》:http://tv.cctv.com/2021/03/14/VIDEYKUQSaYzIPXlBwOXk5Xi210314.shtml

  《格致论道》:https://v.qq.com/x/page/b314821c2qv.html

  《光明日报》:https://mp.weixin.qq.com/s/EugJ1bS_YXFR8Ld6kNeASw&

个人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