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星灿,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201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4月至2016年7月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物理所先后作为洪堡学者、研究员从事研究工作。长期从事量子物理基础实验研究,致力发展光与冷原子量子调控技术并系统地应用于量子计算、精密测量、量子模拟等多个量子信息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如实现八光子、十光子纠缠态的制备,刷新了量子纠缠态的世界纪录;实现拓扑量子纠错,为普适的可扩展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实现了新奇量子物态——玻色-费米双超流体,开辟了超冷原子领域全新的研究方向;首次观测到费米超流中的熵波临界发散,确定了强相互作用费米超流的热导率、粘度等重要的输运系数,是利用量子模拟解决重要物理问题的一个范例;他在包括Nature (1篇)、Science (1篇)、Nature Photonics (4篇)、Nature Physics (2篇)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7篇)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30余篇,他引10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两项,并受邀撰写了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的《量子光学研究前沿》一书中的光量子计算专题。他的工作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大会报告,多项工作被科技媒体和重要学术期刊如MIT Tech Review, Scientific American,Nature, Nature Physics等特别报导。其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曾分别入选 “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曾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博士论文入选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100篇)。
量子调控是目前实验物理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是未来实现量子模拟、量子计算的主要技术。超冷原子量子气体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量子多体系统,该系统由于具有高度的量子相干性和精确可调控性,成为量子模拟最重要的平台之一,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前沿领域。我们在实验上通过激光冷却、蒸发冷却等调控后 得到的极低温量子气体(温度约为几纳开尔文),此时原子团显现宏观物质波的特性(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从而为精密的量子调控和量子模拟实验提供理想的实验体系。我们目前的研究主要基于调控玻色-费米双超流这一新型量子物态和实现磁偶极量子气体(镝)和费米子(锂)的混合,并首次在实验上对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进行量子调控,从而实现研究高温超导、量子液晶和新型量子物态的专用量子计算机,探明其背后的物理本质,从而指导相关产业,解决能源等重大问题。 希望招收具有良好物理背景,致力于从事最前沿科学研究的学生,实验室条件国际顶尖,待遇从优,欢迎来信咨询。
如果有意向报考此老师的硕士或博士,请留下你的信息。
个人简历: